传统雕塑临摹2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8 03:16:55 阅读量:

课程介绍: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三富。现存主要洞窟45/入,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线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我们通过临学习走进千年前工匠的内心,从而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交流

课程名称:传统雕塑临摹2
开课对象:2019级雕塑
人数:20
指导老师:何守臣


教学目的和任务:
  以汉文化学理为支撑,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审美特点为依据,训练、培养学生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雕塑的精髓。通过写真、写意、写神的造型分类去研究、学习和创作,开拓思路,多角度、多视点的思考和剖析,拓展泥塑造型语言的可能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欧洲传统写实雕塑为主要对比依据,将洞窟考察和临摹融汇、转换成为以中国传统雕塑思维方式的雕塑创作,拓展雕塑语言的表达空间和更多的造型方式。

教学过程:
  1.教学在c101进行。早上八点进行签到,布置当天的学习任务。
       2.老师每天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要进行详细的作品点评,对作品中出现的优缺点给予明确的肯定及指导。
       通过四周的反复学习和训练,同学们能够从一个形态入手,通过强化、放大个人感受,达到主观想象与客观形体的统一。都进步很大,收获很多

学生作品欣赏:

崔津华

云冈石窟第18窟
第18窟的东立菩萨头部。这个菩萨头戴三圆冠,冠饰由化佛、莲花、忍冬、联珠纹组合而成,精美繁复。额头头发中分,一绺绺像花瓣排列。菩萨面相方中带圆、长眉细目,与胁侍立佛一样,画有钳蓝荒色胡须,嵌黑釉陶双瞳。耳郭分明、佩耳挡,耳后抿一绺辫发,毛人发雕刻细腻,头后披垂三角巾。耳垂穿圆形莲花,璎珞从中穿坠,直达肩部。

樊昊

第八窟的后室明窗东侧合掌露齿供养菩萨立于束帛座之上,粲然一笑,玉齿微露,纤尘不染,脸颊有一对深深的酒窝,那种自然生动经真的微笑有一种少女般的烂漫,她的粲然一笑会以心会心,让人感觉到洞室生辉。

高伟

这尊立佛来自第十八窟,其造型为方中带圆的头形,宽阔的肩膀,厚重的袈裟,表现佛陀游行教化的弘法形象,与身披千佛袈裟的主尊一起,构成庄严的气场,令人望而生畏,畏而生敬。

郭融融


《云冈石窟第六窟中心塔柱西面上层主尊右胁侍菩萨》

郝珈晨

《第七窟左侧交脚菩萨》

侯孟明德(网课)


  北魏弟子头像

靳世一


第6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整座洞窟富丽堂皇、雕饰精美,堪称云冈之最,是同时期其他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这座佛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面相丰圆,表情恬静,翻卷的衣角令衣袂飞扬,散落在佛足两侧,头戴花冠,左手托莲蕾,右手置于胸前。雕刻细腻精美,令人惊叹。

李浩天


云冈20窟大佛

李邵阳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云16窟北壁大佛立像(立佛洞)
高13.5m,波纹发,清秀俊逸,褒衣博带,结带垂于胸前,右襟甩向左臂,汉化明显。 很可能完成于太和时期。,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梁佩莉(网课)

《第三窟右侧大势至菩萨》

任婧


第五窟

史双双


第六窟

舒张洁


该作品是第19—1北立菩萨,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温方晴(网课)


  第六窟大势至菩萨头戴高宝冠,发髻梳妆向上而后下披两肩成辫,上额露出的发丝根根有序,精美绝伦,为云冈石窟最为精美的佛冠。佛像面相圆润,肌肉丰满,冠饰华丽,衣纹流畅,精美庄严。第三窟洞室工程浩大,佛像雕饰精美。

武俊滢

薛嵛倬

第八窟的后室明窗东侧合掌露齿供养菩萨

张浩哲(网课)

云冈石窟交脚菩萨像

张洪振(网课)


第六窟西壁中部第三层龛主佛“降魔成道”造像。圆拱龛外雕怪异的群魔,手持各种兵器。内雕坐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为降魔印,泰然安坐,施法降魔。

张柯(网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