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刘飞教授一行走访并调研考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与非遗传承人、大同天艺昌铜器负责人李艳林女士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非遗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前景。
李艳林女士详细介绍了大同铜器制作技艺的悠久历史。该技艺始于东周,兴盛于北魏,明清时期以工艺精湛闻名全国,尤以铜火锅为代表,曾作为国礼赠予法国总统蓬皮杜。李艳林女士回顾了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传承过程中的艰辛历程,是行业低谷期的坚守,才最终使大同铜器重获新生。
在座谈中,双方围绕“非遗产品的现代化包装设计”展开深入探讨。刘飞教授表示,高校设计力量应当积极介入传统工艺的创新转化,通过优化包装视觉语言,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与市场接受度。李艳林女士对此深表认同,并期待通过校企合作,让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同铜器技艺焕发新生命力。
此次走访合作不仅为非遗产品注入新活力,也为高校与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助力大同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